桂林家教网 http://www.0773teach.com
(1)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小孩制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气氛重要表现在全家人与睦相处上,大人关怀小孩,子女关怀长辈,彼此互相关怀,共同糊口,这样的家庭对子女有一种凝结力,小孩在这种气氛中,人格才会健全发展。除此之外,家长要教育小孩对邻居、客人要热情、谦虚、礼貌。这样,使小孩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尊重不要人、爱护不要人的良好品德。
家长要引导小孩与亲人同等相处,切忌以小孩为中央,处处围着小孩转,让小孩凌驾于爸爸妈妈之上。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小孩,切忌随意训斥与打骂,要让小孩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性格。
(2)家长要教育小孩在同等的原则上结交朋友。凡是心理健康的小孩,都有自己比较要好的朋友,小孩与朋友交往过程中,家长要教育小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对于爱捣乱、爱逞能、惹事生非的小孩,在家中,家长要教育他:“你这样下去,没有一个小朋友会与你一起玩了,教师也不会喜欢你的。”在小孩园,教师应利用小孩的“从众心理”,使他看到整个班级是团结的,守纪律的,一个人捣乱、逞能是不受欢迎的,使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慢慢小孩就会同化于集体之中。
(3)家长应让小孩多参加集体流动。最好让小孩从小糊口在同龄小孩的群体中。托儿所、小孩园是小孩们的世界,在与同龄人一起糊口过程中,小孩会相互教会怎么糊口,怎么相处,怎么玩耍。小孩在家中,爸爸妈妈往往处处都依着他,可在群体之中,就得同等相处。这实际上克服了独生子女本身的不足。可是,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有不少家永生伯自己的小孩会在集体糊口中“吃亏”,一味要求小孩自顾自,不要与其他小朋友来往。这样做表面上好像是爱小孩,实际上,使小孩得不到群体糊口的锻炼,势必会影响小孩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
警惕毁掉宝宝心理健康五因素
下一篇:
考生调整心态三大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