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家教网 http://www.0773teach.com/
计划生养政策实施30多年后的今天,第一代独生子女渐为人爸爸妈妈,于是,“独二代”便产生了。伴随独二代的成长,诸多题目呈现出来。从家庭教育与糊口习惯的角度出发,据我们调查,目前这些小孩较普遍的存在着10个如“小霸王”“小懒虫”一般的“小”题目。如果不尽快解决独二代身上这10个“小”题目,若干年后,必将发展成为诸多灾以解决的社会“大”题目!
“小霸王”:爸爸妈妈长辈对其处于听从地位
过去,在家中说话最有权势巨子的是家长;现在,不少家中说话最顶事的是小孩,有的小孩甚至达到说一不二的程度。
山东省少年管教所的李康熙对在押的188名未成年独生子女犯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独生子女犯原来在家庭中是“小天子”,长期糊口在“大家围着转”的家庭环境里,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爸爸妈妈长辈对其大多处于听从地位,千方百计地知足他们的各种期望与要求,结果使其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央的意识,随心所欲,十分率性、自私、贪婪与霸道。他们只注重自己的感慨感染,只想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好,却较少顾及甚至不顾及他人利益,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不太注重名誉,而崇尚金钱,追求自身利益,追求高消费,争强好胜而缺乏进取精神,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要改变这种现状,做爸爸妈妈的就必需学会把“溺爱”变成“逆爱”,毫不再处处顺着小孩。
“小馋猫”:有好吃的非吃到嘴里不可
不少小孩特不要馋,电视广告里有什么好吃的就非得吃到嘴里不可,虽然家长也舍得给买,坏习惯就这么惯下了。
杭州教育部分的调查显示,有72%的小同学对零食表现出“极大的爱好”,有62.7%的同学“经常吃零食”,有50%的人以为吃零食比吃饭“有味道”“离不开零食”。据卫生学家讲:“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吃一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四条腿的指猪、牛、羊等,两条腿的指鸡、鸭、鹅,一条腿的指磨菇,没腿的指鱼、蛋、奶与豆制品。他们说,小孩要什么就给什么最不好,小孩的饮食应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现在,不少小孩厌食、偏食,其重要原因是平时吃零食吃太多了,到正经吃饭时,虽然不爱吃了。
解决这个题目倒也不难,枢纽是爸爸妈妈要下定决心,对小孩的饮食强制定时定量,对零食进行把关。 “小懒虫”:过着“一主二仆”的闲适糊口
独二代小孩不仅非常少做简朴家务劳动,天天从事劳动的时间也非常短暂。最近调查发现:0分钟的占9.7%;1~10分钟的占47.3%;11~20分钟的占27.2%,21~30分钟的占11.9%;31~60分钟的2.8%,1小时以上的仅1.1%。小孩逐日的均匀劳动时间仅11.32分钟。20世纪90年代初相关机构就出过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美国小孩天天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韩国0.4小时,而中国小孩仅为0.2小时,即12分钟!
可见,我国城市小孩均匀天天的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小孩。高中同学早晨起床不叠被子的占30%,起来一掀被窝就走,快上大学了还得家长给叠被子。小同学就更严峻了,早晨起床伸一只胳膊,等着妈妈给穿衣服,等妈妈给穿完后把妈妈推一边去,“您完成任务了”,另一只袖子得爸爸给穿,一件衣服俩人穿,这叫“一主二仆”。
面临这种情况,生硬指使小孩干活成效也不会好,不如游戏一般地搞个“家务劳动承包制”,让小孩分担家庭一部门家务劳动。
“小犟牛”:不兴奋敢把饭碗摔地上
不少小孩一犯起牛脾气来,十匹马都拉不动。一不兴奋就敢把饭碗摔到地上。据调查,不同程度率性的小孩占62%,有些小孩率性得想怎样就非得怎样,谁说也不行。不少家长面临“小犟牛”束手无策。
为何现在率性小孩这么多?一句话,从小惯的。
家长退一步,小孩便进一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原则题目上家长一定不要妥协。如果我们对小孩在日常糊口中暴露的哪怕点滴不良习惯容忍将就,不加指正,他的性格往往会向不良方向发展。这样的小孩,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轻易碰钉子、不顺心,有的人因此形成了心理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他们偏要那些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从而处处碰到抵触、障碍、难题与痛苦。成天啼哭泣,成天不服管教,成天发脾气,他们的日子就是在哭泣泣与牢骚中渡过的。像这样的人长短常幸福的吗?
除了以上这四个“小”题目以外,还有几个“小”题目也非常严峻,如:
“小散漫”。不少小孩散散漫漫,无组织无纪律,听讲随便说话,玩东西,做小动作。这便要求当教师的,要严格要求、从严练习。 “小依靠”。独生子女依靠性非常强,什么都依靠家长,连学习都依靠家长。中国孩子研究中央调查以为,当代少年小孩在做人的基本立场方面不够勇敢,缺少自己的主见。这与小孩缺乏独立性、喜欢依靠他人有非常大关系。
“小野蛮”。有些小孩行为野蛮,对人吐口水、骂人脏话;破坏公物、抢不要人东西;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给教师同学起外号;闯红灯、横穿马路不走人行道;在餐厅高声说笑;在戏院有连喊带叫、吹口哨、鼓倒掌等不文明行为。对小孩的这种野蛮行为,无论教师仍是家长,一定要严厉及时地予以纠正!
“小马虎”。不少小孩干事随随便便,能凑合就凑合,明明是“+”号抄成“×”,明明是“b”写成“p”,这样的小孩也不少。能给小孩搞个“错题集”,逐步纠正。 “小磨蹭”。不少小孩干事磨磨蹭蹭,吃饭第一个上桌子的是小孩,最后一个吃完的仍是他,穿衣服磨,写字磨,干什么都磨,磨得家长直起急。家长连喊带叫,“快点!”可小孩仍是慢条斯理,一点儿不着急。要教会小孩公道分配时间,且制定“奖快罚慢”的措施。
“小攀比”。调查中,发现小孩存在的题目是:乱花钱、多花钱;比名牌,盲目追求高消费,攀比、夸耀。送礼一送就是上百元,你送我一块腕表,我送你一双旅游鞋。宴客必要上饭店,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就怕“低人一等”了。
除了这10个“小”题目以外,小孩还有一些题目,如学习不耐劳、不用心;不孝顺长辈等等。解决以上题目的枢纽在于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枢纽是习惯培育。我以为,小习惯决定大未来,我们要捉住一切机会,培育小孩的良好习惯,让良好习惯成绩小孩的夸姣人生。
上一篇:
家长长必读:教育好孩子的14大法宝
下一篇:
家长必读:成功父母教子绝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