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daxue=广西师范大学 Sally,瑞思学科英语培训学术总监,儿童教育专家,毕业于美国Hofstra University,获得基础教育学硕士学位,是少数拿到美国教师资格证的专业教育人才,在中美两国拥有多年儿童教学经验,同时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老公:袁一楠,阅购网总裁。
女儿:苗苗,五岁半,喜欢听公主童话、爱做公主梦的幼儿园小朋友。
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Sally和老公在美国一见钟情,认识仅四个月就结婚了。性格单纯的Sally遇到爱情便勇往直前,没有过多计较,她相信缘分。结婚八年,养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两人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除了得益于老公的体贴入微,Sally认为自己从小生长在一个美满的家庭也是关键所在,恩爱和睦的父母就是她在婚恋观上的楷模,而且少女时期看三毛的作品,也培养了她在婚姻中“感恩”的心态,“我虽然没有跟老公说过,但私下我都是暗暗把每一天都当作跟他在一起的最后一天一样过,这样每分每秒都很惜福,都想对彼此好,不舍得争吵。”
帮助女儿成为精神富有的人
作为教育专家,Sally并不期待自己的女儿成为“天才”,而是更希望女儿可以成长为与自己一样“精神富有”的人:
爱传承的基础是“尊重”
Sally夫妇搬回国内,很大程度其实也是希望让女儿在中国接受传统的初级教育,对Sally来说,中国的教育首先要“懂规矩”,而规矩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尊重”,对女孩来说格外重要。比如妈妈讲话时不吵闹是对妈妈的尊重、乘计程车要说谢谢是对司机叔叔的尊重、遵守社会的制度和规则,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对指定规则的前人的尊重。在孩子学会叛逆、质疑之前,要先学会这些“尊重”。
Sally同时也用美国的教育方法进行补充。比如通过让孩子多方思考问题的方法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现在很多孩子不会‘感动’,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给予他们的是一种爱,觉得是应该的。可以邀请孩子去家长的单位参观,让孩子体会家长的辛苦,把心放在别人的位置上去思考,这样的训练慢慢就会唤起孩子本身对‘真善美’的感悟,不需要过多地‘告诉’他们要去爱什么。”现在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也许短期看不到效果,但孩子成熟之后,也许会在某个时刻,当下的情形会和儿时接受的教育产生联系,就会对她产生正向的帮助。
第一要学会“在枯燥的事情中找到乐趣”。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学习”,让孩子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乐趣,比教他技能更重要。因为人生中充满枯燥的事,能在每个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由衷地去“热爱”一些事,包括未来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Sally有很多帮助女儿学习的方法,比如学习拼音很枯燥,Sally就和苗苗模仿自己演讲的场景做的“苗苗讲声母”的游戏,或者听指令用手指快速组成“bdpq”的游戏,有时两人还用Sally自制的字母卡打扑克、编故事。“其实只要家长花一点点小心思,孩子很容易获得满足感,也慢慢培养她自己找到学习的乐趣。”
第二要学会“在痛苦的事情中看到希望”。比如说通过一些故事来培养女儿的同理心,希望她能看到事情的两面。Sally给她讲《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她从故事中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如果遇到过于严格的老师,苗苗会说:“严格老师能让我记住拼音。”电冰箱坏了,苗苗说:“电冰箱坏了可以省电。”看到苗苗能从不好的事情中发掘好的一面,Sally很欣慰:“有了积极的态度,她就是精神富有的人,以后她一定会是幸福的、内心充满感情的人,同时也可以通过理性的方法去分析这些感情。”
细小但非眇乎小哉 家教中十个主要的一分钟 从女儿身上学会爱的表达方式
在Sally看来,爱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美国人比较能够把爱表达出来,比如贴脸、亲吻、拥抱,都比较常见,而中国人则比较含蓄,其实一些肢体接触更能让对方卸下心防,开启坦诚的交流和相处。”
比如对父母,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大多数都是很会尽孝道的,但是往往不善于表达,Sally发现女儿就可以非常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喜欢就去抱、爱就会说,这给她自己一些启发:成年人也应该像自己小时候一样,去抱一抱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和父母都会有不同的感动和体会。如果人在外地,或者真的很难将“爱”表达出来,不妨给父母写信,也是很含蓄地表达爱的方法。
“现代人特别需要心灵的震颤的那种感动,但人与人之间总是感觉很冷漠,办公区也是一个小格子一个小格子的。我总在思考怎么把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拉近,触碰到彼此最需要抚慰的地方。”Sally说,“现在我们又开始开放式办公了,而且我发现通过一些肢体接触,比如说在同事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抱一抱她,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完全不一样了。”从女儿身上学到的‘爱”的表达方法,也在一点点改变着Sally的生活。
对Sally来说,做儿童教育本身对自己的内心也是一种洗礼。“因为你天天接触的都是美好的事。更容易发自内心地感动。”而与女儿的相处,更像是彼此学习、彼此帮助的过程。都说女儿是妈妈爱的观念的继承人,但随着女儿的长大,妈妈的“爱”也在不断增长着深度与容量。到底谁对谁的影响更深刻呢?这是女儿留给Sally的又一个崭新的问题。
QA
2.你在美国也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工作,美国的“爱的教育”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美国的教育更注重“爱的体验”,比如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做社工、义工,亲身体会到自闭症儿童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同理心。这样孩子们才会爱别人,同时也会更爱自己,更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
如果要教给小朋友“热爱自然”,我们会让孩子们亲手做一个小鸟屋,挂在社区的门口,每天放一点水和鸟食,就能观察到小鸟来这里休憩、觅食的场景,自然也会慢慢爱上小鸟、爱上大自然的一切。
在西方的一些教育观念里,“爱生活、爱他人、爱自然”这些事情都不是大人告诉孩子的,而是让他们去自己体会,生成发自内心的感动,然后才能产生爱,并且这些爱的观念就会根深蒂固地生长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1.作为专业儿童教育专家,你认为什么是“爱”?
爱是互动的,给予爱,才能收获爱。有一句话:“利人,必先克己。”爱有时候是一种纯本能的东西,有的时候需要则需要更多的包容、理解,需要克制自己,这便是高于本能的一种博爱了。
最近看了一条新闻:如果儿女长期不探望老人,老人可以以“精神上的漠视”起诉儿女。我觉得国家将这样的事件立法,也是对老人的一种精神层面“爱”的关怀,同时也算是社会上唤起儿女对父母的爱与责任的一种方式吧。在国外是社会养老性质,成人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很淡漠的,所以西方国家的老人晚年生活过得非常寂寞,但是在国内就要好很多,跟国家的文化根基、社会教育背景是分不开的。这是整个社会对家庭的爱的一种态度。
“爱家人”关键词:
尊重
理解
欣赏
爱的体验
爱的抱抱
写信
上一篇:
爸爸妈妈必看,了解孩子最初语言
下一篇:
英语启蒙:动画片和儿歌哪个比较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