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高中数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teacher.asp?kemu=高一高二数学
测试的时侯,教师在答错的地方,打一个圈的记号,同学认为是对的,以后就向来错下去,这种例子非经常见。
美国心理学家丹拉普的实验讲演,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实例:有人打字的时侯,老是拼错某一个字,再三要他训练改正,依然改不外来,于是叫他照着拼错的字有意打几百次,三个月以后检查结果,发现错误果然纠正过来,从此不再犯了。换句话说,他已在脑子里彻底认清这错误,因而达到改过的目的。
当爸爸妈妈发现小孩有这种“出错的毛病”时,虽然要纠正小孩,一面反复夸大错误的地方,一面让他们有意重复写出那个错字,这样反而能够纠正过来。本来所谓“错误”的行为,原因就在于对正误辨不要不清,因此先辨不要准确与错误,是能够改正的条件前提。
上一篇:
“挤牙膏”“逼”出孩子佳作
下一篇:
孩子心里:比上无斗志,比下会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