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家教网 http://www.0773teach.com
豆瓣网上的一个热点小组“爸爸妈妈皆祸害”,目前已经有近2万名组员,绝大多数是80后的组员们,多在讨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损害,他们彼此安慰,相互支招反爸爸妈妈。近日一位叫“G叔”的组员在组里发了一则名叫《从“爸爸妈妈皆祸害”看10大错误育儿习惯》的帖子。这个帖子的内容在记者看来,确实非常具有中国爸爸妈妈特色,家长们不妨对照看看,亲子沟通不力,题目出在哪?
原帖重现:
是什么让爸爸妈妈的苦心得不到回报?源于爸爸妈妈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存在10个致命错误:桂林家教提醒您
一,对小孩期望过高,管教过严。
被逼迫出来的“优秀”小孩,有非常大一部门有心理科疾病,轻易对爸爸妈妈,对社会产生怨恨。
二,不尊重小孩,为小孩做所有决定与抉择。
这一点,从小孩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三,不相信小孩,不给小孩学会“自律”的机会。
当小孩关上房门,就总觉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坏事。
四,不赞美小孩,以免小孩骄傲。
当一个小孩兴致勃勃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得到教师赞美了,而妈妈却说,受赞美就会翘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
五,爱往小孩身上撒气,奚落小孩。
爸爸妈妈将工作糊口中的情绪带给小孩,稍有不顺就拿小孩撒气,还觉得小孩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六,
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能说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七,等闲许诺,但言而无信。
最本质的原因是爸爸妈妈没把对小孩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爸爸妈妈与小孩间的关系应是同等关系,这样的爸爸妈妈会让小孩非常绝望。
八,有前提地知足小孩的要求。
“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小孩觉得,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是有前提的。
九,忽略了小孩品格的培育
片子《闪亮的风貌》中钢琴师一生的悲剧——粗暴的爸爸只要求他单纯学习钢琴技能,最后导致他在技艺上成为巨匠,在精神上却变成了残疾人。
十,老是限制小孩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爸爸妈妈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当小孩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小孩的兴趣与梦想抹杀在摇篮里。
50 岁的年纪还能与小孩分享喜哀
才是“潮”家长
我们生在开放的80年代,长在兴起的90年代,我们的爸爸妈妈恰恰生在封锁的50年代,长在颠簸的60年代。
说实话,小孩都喜欢“潮”家长。这个“潮”,不是说梳妆要花枝招展,而是指关怀的话题不落窠臼。我结交了不少学艺术的小孩,在长辈眼里,这批弄潮儿应是最出位的吧。但其中就有个女孩十分骄傲地说,找老公就要找她爹那型款的,既有品位,又讲人文关怀。实在,小姑娘小时候,她爹倒是爸爸妈妈里唱白脸的角儿,打骂也来,但感动小孩的是爸爸妈妈的人格魅力与开放的沟通。她爸从小就带着小孩到处旅游、摄影,自己喜欢看书、收古董、养鸟、淘画儿……这些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孩。老爹到了50 岁的年纪,一路都与小孩互相分享喜哀,永远作为小孩坚实后盾,叫人艳羡。
我想跟爹妈们分享个观点,是中国音乐人张帆,在回忆起十年前,中国露天音乐节刚刚萌芽那会儿,年青的音乐狂热分子与年长的政府安保职员打交道时的情形,大人们从开始严辞拒绝,到后来放手一搏,终极发现小年青挺有思惟。张帆总结了一句话:给年青人一点尊严,他们就会加倍尊重你。
我见过一个非常开明的60后妈妈。她的小孩当年在省内一所重高读书,但面临自己毫无爱好的数理化课程,小孩自主决定到美国去读高中,之后又自己挑选了一所美国艺术大学。实在,小孩在做这些决定时,这个潮妈妈也无不胆战心惊,但有时坚持一下,不主动出手阻拦,没准您就能看到小孩自己捣鼓出了一番天地。
上一篇:
和孩子玩的脑筋急转弯
下一篇:
让孩子聪明过人的九大诀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