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家教网 http://www.0773teach.com
9月10日邻近了,又到了一年的教师节。与往年一样,不少教师都会收到昔日同学的祝福。但因为升学与工作压力加大、教师与同学交流减少等原因,不少教师感到与自己保持联系的同学在减少。尤其“上班族”更是由于太忙,疏于与教师联系,经常健忘为教师送上节日祝福。
近七成“上班族”疏于与教师联系
你现在是否还在与教师保持联系?教师节等节日中,你是否会给教师送上祝福……
记者随机调查了30个“上班族”,对于是否还在与中小学与大学教师保持联系的题目,近七成的“上班族”表示非常少与教师联系或已与教师们失去联系。而记得在教师节等节日为教师送上祝福的“上班族”的比例还要减少一些。
35 岁的年纪的张晓伟老家在湖北,大学毕业后留在济南成家立业。他告诉记者,自己上大学时,寒假与暑假还会回老家探望一下昔日的教师。自从上班之后,因为间隔老家比较远,他非常少有时间回去,难得回次老家也是匆匆忙忙,没时间去看望昔日的教师。
“大家上班后,分布在天南海北,同学之间聚在一起都非常难。”张晓伟说。他告诉记者,自己的高中同学聚会已经过最初的一年两聚变成了现在的三年一聚。即使是这样,每次聚会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各种各样的事情缺席。
同学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有时会一起请来昔日的教师。有时教师忙起来,也不一定能到场。慢慢地,张晓伟说自己已经与昔日的教师失去了联系,基本没有啥联系,即使有时想打个电话问候,都不知道该去找谁。
与张晓伟不同,28 岁的年纪的栗小静上大学与工作后都曾坚持过一段时间去看望自己的高中班主任。她告诉记者,当年上高二时,他们班并不算长短常好,后来班上调来了一个班主任,这个班主任对全班同学都非常好,也非常负责,知道班上同学语文成绩不理想,还特地请来朋友帮着他们加“小灶”。
后来栗小静全班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进步,这让同学们也非常感谢打动班主任。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栗小静也向来坚持着去看望教师。但后来有一年她曾在街上碰到教师,她主动与教师打招呼并说出自己的名字,但教师仍是没有记起来,这让栗小静顿时感到非常失踪。后来跟着结婚生小孩,她也疏于去看望教师了。“高中时,我们班是重点班,同学不少,我的成绩只算是一般,平时性格也比较内向,在学校里与教师打交道就非常少。”26 岁的年纪的陈一新说自己从小到大在班级里都是不起眼的同学,经常被教师忽略,与教师的感情也不算太深挚,毕业后也就非常少去看望教师。
记者了解到,进入工作岗位后,不少“上班族”因为工作忙、压力大、间隔远等原因,忽略了与教师的联系。再者,因为信息方式的改变,以往表达情意的贺年卡、手写信等已经静静退出日常糊口,更多的人习惯于以电话、电邮、QQ等即时通信工具来维持联系及联络情感,但这对于不少春秋稍长的教师们来说还不适应,同时由于工作调动、联系方式更改,都让一些同学与昔日的教师失去了联系,减少了交流。
教师感到与同学的联系少了
“李教师好,提前祝您教师节幸福啊。”眼看着教师节要到了,泉城中学的优秀教师李静最近常接到以往同学的电话,提前祝福她教师节幸福。
在教师节前后收到以往同学的祝福,对于李静来说是件特不要兴奋的事儿。但在兴奋的同时,李静感到与以前比拟,同学与教师联系的越来越少了。
李静是1980年参加工作的,已有多年教师从业经验,也当过不少班级的班主任。说起自己教过的每一届同学,李静都感到非常高兴,她告诉记者,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最欣慰的事情,也是最骄傲的事情。
每逢教师节等节日,都会有一些以往的同学来看望李静,说说最近发生的事情,一起聊聊以往的回忆,这些时候是李静最兴奋的时候。“有时候同学说起当年在我家吃的某一顿饭,我自己都健忘了,可他们都还记得非常清晰。”李静说。
李静告诉记者,与自己保持联系最紧密的同学多集中在春秋为“75后”至“80初”的一批同学。由于以前不少家庭里有两三个小孩,经常会泛起一家老大、老二、老三都是李静同学的情况,这样李静与这一家人的关系都非常好,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前几年,不少刚毕业的同学与已毕业几年的同学都会在假期或节日中聚在李静家中,一起为教师送上祝福,一些到不了的同学也会通过电话等方式表达祝福,但这几年,李静感到保持联系的同学比以前慢慢变少了。
实在,不仅是李静有这种感到,济钢中学的教师刘希臣也有这种感到。他告诉记者,与教师向来保持联系或在教师节等节日向教师送出问候的同学仍以刚毕业不久的同学为主,尤其是同学们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当即就忙了起来,与教师的联系也变少了。
毕业后的同学与教师的联系减少了,在记者采访中,不少中小学以及大学教师都有这种感到,尤其小学教师感到最为显著。
期盼教师与同学有更多交流机会
“我感到现在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更为常规,情感交流少了一些。”36 岁的年纪的姜梅对记者说。
姜梅的小孩今年上二年级,最近眼看要到教师节了,整天念叨着要给教师预备啥礼物。姜梅的小孩告诉记者,她的同桌预备送给教师一幅十字绣做教师节礼物,她决定送给教师一束康乃馨。但姜梅感到,小孩并没有自己小时候对教师那么“亲”。
姜梅告诉记者,自己的家在农村,上学时从来没有给教师送节日礼物的习惯。可是呢,,那时因为学校就在村子的不远处,不少教师的家就在村里或隔壁村,每逢收麦或教师搬家时,学校高年级的同学都会主动请缨,去教师家帮忙。
“这里面绝对没有让同学干活的意图,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兴奋愿意去教师家帮忙。”姜梅说。
有时遇上下雨天,住在学校宿舍的教师就会带着家远的同学回家吃饭,感到就像一家人一样。这种感到至今都让姜梅觉得十分夸姣,对教师也布满了感情。
泉城中学优秀教师李静也有不少与同学们在一起的夸姣回忆。她告诉记者,有阵子济南刚有大型超市的时候,她一说要去买东西,班上好多同学都嚷嚷着要随着一起去。结果有一次,李静去超市买东西时,身后就随着3个购物车:一个用来放同学们的书包,一个用来推着个头小的同学,还有一个用来放东西。有时,李静也会带着同学一起回家吃饭,家长都非常放心。
现在,即使已过去好多年,但每当与已经成年的同学们聊起这些事情,大家都聊得非常高兴。
“现在,教师与同学在一起的情感交流机会也在减少。”李静说。目前,在学校中,安全是第一位,尤其是面临一些在家中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小孩”们,不少学校宁愿不组织流动,也不愿承担安全风险。桂林家教
“有时候,我感到除了学习之外,现在的小孩与教师交流机会太少了。”姜梅说。她告诉记者,她但愿学校教师与同学能有更多情感交流,共同拥有一些夸姣回忆,这样会更有助于维系以后的交流与沟通。
上一篇:
怎么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下一篇:
家长纠结:教师节,送礼吗?怎么送礼?(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