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家教网 http://www.0773teach.com/
我想问
小孩5 岁的年纪了。玩游戏的时候,只要发现自己玩不好就哭泣。他这么怕输,以后可怎么办?
听听学者怎么说
徐凡:小孩有想成功的动机,非常天然,非常正常,而且也非常枢纽。要保护好小孩的这种动机,使之成为推动他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动力。爸爸妈妈能给小孩一些“大”匡助:少做小孩的帮手,输不起的小孩往往会有一些好“帮手”。这“帮手”让小孩失去了不少动手的机会;帮小孩分解任务难度,会让小孩体验到“努力”就会有提高;引导小孩享受过程的幸福, 哪怕是失败的过程,也会有不少值得回味的财富,值得我们与小孩一起以寻宝的心态来面临。
看看学者怎么做
Sally:小孩“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您能尝试用这些办法:
带小孩介入集体流动,小孩之间的交往是最同等的,基本上每人都做过“赢家”与“输家”。这样,小孩能真切体会到“输赢都是正常的”。
“输不起”的小孩会看到:不要的小朋友输了,并没有大哭泣大闹,而是下次更努力赢归来。小孩在同伴身上学习到的东西,是大人教不会的。
帮小孩进步解决题目的能力。小孩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念头,常来自于遭遇过的困难,当他的经验足够丰硕时,就能得到更多的成绩感与自决心信念。
我想问
现在的小孩从小被庇护得过多,我但愿将从小培育小孩的责任意识,最应做些什么?
听听学者怎么说
徐凡:责任意识事关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关系,不是生成的,是需要培育的。责任意识,是从承担开始的。
首先,每一项小孩自己能够胜任的事情,只有让他自己承担起来,他才会知道什么是对自己负责。其次,小孩还应知道,他的行为会影响到不要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控制,就是对不要人的负责。再次,小孩还应知道,他的行为会影响环境。从收拾玩具到为花草浇水,再到垃圾分类,小孩都会从与我们的互动中体会人对于环境的责任,学习承担。
看看学者怎么做
Sally:培育小孩的责任感,能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如果小孩玩得兴奋不来吃饭,那就让他饿一顿。家长提醒一次就能了,让后果来教育小孩。
2.减少赞美,让小孩养成习惯。当小孩能自觉做一些事的时候,逐渐降赞美的频率,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提醒。这样,小孩会逐渐把这些事情天然而然地当成自己的责任。 3.让小孩承担家务劳动。如:去超市购物前,让小孩写购物清单,然后让小孩“带”着妈妈,把东西买归来。这样小孩会体验到强烈的成绩感。
我想问
作为成人,在工作中我们已经非常深地体会到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的枢纽性。小孩怎样从小培育小孩这方面的能力?
听听学者怎么说
徐凡:表达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愿意用语言,二是善于用语言。
要让小孩愿意用语言,就要让小孩体验到语言的交流有效。爸爸妈妈要少一些主观的推断与推测,多一些倾听,让小孩有机会把自己的意愿表达完整。会让小孩体会到交流的成绩感。
要让小孩善于用语言,不仅要丰硕小孩的语汇,而且还要给小孩制造更多交流的机会,不仅是一般的表达,而且还要有机会辩论。
看看学者怎么做
Sally:(1)制造准确语言环境。在小孩学说话(掌握白话)的阶段,家长尽量避免用“吃饭饭”、“小狗狗”之类的话跟小孩沟通,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对小孩来说无助于理解事物,反而让小孩加倍困惑。
(2)制造真实的应用情境。有机会的话,多带小孩到公家场合,制造机会让小孩表达。节假日大家庭团圆时,鼓舞小孩跟长辈多交流;平时去公园玩,带小孩去小朋友多的地方,让他们自己谈天说地。
(3)多提问,少命令。跟小孩交流时,多用启发式的题目,少用命令式的祈使句。启发式的题目更轻易让小孩去思索与交流,命令只会让小孩被动接受,甚至引起逆反。
上一篇:
孩子遇意外家长咋办?
下一篇:
挑衣服孩子自己做主 无论对错都是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