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式的教育非常普遍
有人认为,《虎妈的战歌》是“china式”家庭教育的成功诠释,为“虎妈”叫好;但更多人认为,这种教育理念与办法是china妈妈的“悲歌”,是对教育纪律的扭曲。就连欧洲的一些教育资深也表示,假如让“虎妈”式教育在他们国家推而广之,那么真会让人为小孩们担忧。
前不久,意大利的一位华裔妈妈、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版的育儿著作《虎妈的战歌》在意大利引起强烈回响。她以“china式”的教育办法严厉管教两个孩子: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禁绝看TV.、玩游戏,琴练不好就禁绝吃饭,有时还大骂表现不佳的孩子是“垃圾”。这些雷人的育儿经验与“狂嗥式”的教育办法,激发了人们对“china式”教育的热烈会商。
然而在china,“虎妈”式的教育非常普遍,“虎妈”式的家长比比皆是。众所周知,几乎是从孕育生命开始,china的家长们就对小孩充满了盼望,胎教、早教、幼教、中小学教育,每个阶段都丝毫不敢马虎,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实施严厉的教育计划,以免小孩输在起跑线上。让小孩学外语、学钢琴、学画画、学数学,每一科都要成绩优异,每一项都要出类拔萃。为了给小孩陪读,有些家长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有些甚至甘心做全职母亲。china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出的疯狂与非理性,就像患了精气“强迫症”一样。
实际上,这种状况不只存在于家庭教育中,一些学校与教育行政机构也患有这种“教育强迫症”。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开考成绩与升学率成为评价办学成效的主要指标,为名校输送更多孩子成为不少学校的矢志追求,班级之间、校际之间与地区之间,都明里暗里忙着进行升学竞赛,有些地方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山东省沂水县就曾以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狠抓应试教育:“全县加强学校经管,提高教育教学品质的目标任务是,中考优秀率连结全市首先;本科进线人数、重点本科进线人数与万人比全市首先……”目标如此明确,要求如此具体,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种社会意理,“教育强迫症”折射出的,是人们对教育的焦心。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不少china家长对子女教育充满更高期待,寄予更大盼望;即即是在意大利,也并非人人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而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加倍突出,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依然存在;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升学开考制度,难以公平科学地选拔人才……这些,都使得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深感焦心,“教育强迫症”也由此产生。
治理“教育强迫症”,良方是教育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教育真正走出应试的束缚,真正走出功利主义的误区;只有改革,才能使“china式”教育更富人文眷注,加倍符合教育纪律,从而慢慢消除人们对教育的焦心。
上一篇:
四年级书包10多斤沉
下一篇:
父母必读:十条家教戒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