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
小孩的心,非常浅又非常深;走进小孩的心,非常难也非常轻易。作为家长,该怎样掌握小孩的心理,匡助他们健康成长?
小孩做事小孩当
□李付春(山东禹城)
一个11 岁的年纪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人家要求赔12.5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向爸爸认错后,爸爸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可小男孩没钱,爸爸说:“钱我能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在随后的半年里,这个男孩靠打工赚钱,终于还清爸爸的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里根,后来当选为美国总统。
“人恒过,然后能改。”人总会出错误的,就看怎么熟悉错误,进而改正错误。俗话说“敢作敢当”,也是这个道理。
如今,独生子女家庭中,小孩被家长娇惯着,做错了什么事情都由家长来承担。所以,有的小孩养成了一意孤行的毛病,对什么都无所谓。
有个笑话说:教师问同学,圆明园是谁烧的?家长立刻上来解围:“烧就烧了吧,咱赔还不成吗?”虽然,这个笑话重要调侃家长的无知,但从另一个方面又说明,无论小孩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家长都兴奋愿意替小孩承担责任。可是呢,,家长能对小孩的过失负责一辈子吗?
小孩出错误在所难免,枢纽是让小孩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并从错误中悟到经验教训。里根在回忆童年旧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明白了什么叫责任!责任与机会是相伴而来的,抛却责任也就即是抛却机会。”
小孩,慢慢来
□盛银妹(浙江湖州)
周末,约了同事一家去游玩。叫小孩出发的时候,她竟然还在组装她昨晚新买的玩具。我催她快点,她头也不抬地回我:“妈妈,再等我一下嘛。”
那玩具的零件有好几十种,她拆拆装装,不时停下来非常仔细地看安装图,显得非常仔细。我不耐烦起来,进步了声音命令道:“快点,等下人家要催我们了,你还想不想去玩了。”可是,小孩涓滴没有结束的样子。
我真急了,想过去把玩具抢过来,老公却一把拉住了我,问小孩:“月月,你是不是想把玩具组装好了再出门?”小孩非常用力地点了点头。老公耐心地说:“那好,你慢慢装,我会打电话给同事让他们先出发。”
我顿时火冒三丈:哪有这么纵容小孩的?可老公不等我发生发火,便把我拉走了:“小孩组装得这么仔细,不要打搅她。”
半个小时后,小孩举着玩具跑到我眼前大声说:“我组装好啦,妈妈,我是不长短常能干?”玩具果然组装好了,我忍不住表扬她一番,她幸福地说:“幸好你们等我了,不然,我可能就组装不完了。”
我幕然有些愧疚。在小孩这个年纪,应有时间自我成长,有空间不被打搅,需要爸爸妈妈常对她说一声:“你慢慢来。”可是,我却非常少有耐心,老是按照大人的尺度来要求她配合、将就我们。
龙应台写过:“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小孩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 岁的年纪的手指。”也许,我们真的应多给小孩一些“慢慢来”的机会,耐心地等待他们的成长与提高。
小孩也爱面子
□渝文(重庆万州)
曾经有一个爸爸向我大倒苦水,说现在的小孩不懂事,前几天他的小孩跟另一个小朋友玩耍,不知怎么把小朋友弄伤了,他让小孩向小朋友赔礼报歉,可小孩不买账,不仅昂起高傲的头,还瞪起一双滚圆的眼睛,在世人眼前,让他这个当爸爸的一点面子也没有。
正好他的小孩也在场,我问他:“你当时为何不认错呢?”小孩满脸委屈地解释道:“那件事本来就不怪我。是小朋友自己摔倒的,仍是我把他扶起来的呢!我爸爸不了解清晰就批评我,还叫我认错。当时那么多人看着我,我不服气……”“如果现在要你认错,你会允许吗?”我又问他。“现在嘛……会!即使不是我的错,可是呢,我比他大,我没把他照顾好,认个错有什么关系呢!”小孩仔细地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孩的自尊心并不比大人弱,尤其是在公家场合,小孩们非常但愿得到不要人的认可、赞美、尊重,当众被批评、训斥,已使他们觉得不色泽,更何况当众认错呢?
当小孩在公家场合出错时,为人爸爸妈妈者一定要保持冷静,多给小孩一点尊重、理解与宽容,那样,小孩才会给你“面子”!
“语言暴力”伤更深
□刘锴(辽宁台安)
前几天,到一同事家做客。同事5 岁的年纪的小孩在给金鱼换水时,不小心把鱼缸摔碎了。同事一把拽过小孩,气呼呼地说:“下次你再摔碎鱼缸,我就打坏你的头!”小孩吓得大哭泣。
人们对“家庭暴力”深恶痛绝,不外,不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在平时与小孩说话当中,经常存在“语言暴力”。这种隐性的暴力,对小孩的影响远比“家庭暴力”要严峻得多。
现代家庭中的“语言暴力”,重要分以下几种:一是吓唬。经常吓唬小孩,小孩轻易产生紧张、焦急、抑郁、敏感、恐惊等心理反应。二是攀比。一些家长平时总爱拿自己的小孩跟不要的小孩攀比:“××考了100分,你才考80分!”“××不是班干部,竟然比你这个班长还优秀!”这样的“语言暴力”看似在“激励”小孩的斗志,实则是在抹煞小孩的成长,长此以往,小孩会形成自卑、压抑的性格。三是有意强调事实。一些家长在批评小孩时,有意把小孩的错误放大,认为这样能让小孩更深刻地熟悉到错误。实在这种办法更易使小孩产生畏惧心理,为以后更严峻的撒谎、吵架、欺骗等行为埋下祸根。
让小孩健康成长,家长要“嘴下留情”。
更多信息请访问:桂林家教网 http://www.0773teach.com/ 特不要说明:因为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测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势巨子部分宣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上一篇:
为孩子成功铺路
下一篇:
每天帮孩子上一节特殊教育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