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家教网http://www.0773teach.com/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美国作家杰克·霍吉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他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人生的方向盘。
战胜惰性
暑假到了。对于在课堂上奋战了一个学期的学生来说,“终于轻松啦”,无疑是发自心底的呼声。但是,放暑假,是不是该彻彻底底地抛开一切,只顾休息玩乐呢?这种想法显然不足取。
人们恐怕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你一边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享受着躺在被窝里的舒适,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5分钟,甚至10分钟……暑假了,类似的镜头恐怕会更多地再现。
到了暑假,一般家庭的父母都是白天上班,大段的时间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家中即使有老人,管理的力度显然远不如父母。当孩子的惰性占据了上风之时,一切就处于失控状态了。
什么是惰性?惰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拖沓。把今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明天,甚至遥遥无期,直到被逼无奈,拖不下去时才来赶工。这种行为极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拖,滋生惰性,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想得少之又少。每当自己要付出劳动时,或要作出抉择时,总会为自己找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有些孩子深陷于“激战”的泥潭中,被“主动”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浪费了。
要想打败惰性,起首要让惰性没有浑水摸鱼的梗概。诸如早上起床如许的事是不必作任何斟酌的。咱们需求想尽所有法子不去担搁,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时,当即下手,毫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虑余地。千万不能让本身拉开和惰性开火的架式。对于惰性最好的法子便是基础不让惰性呈现。常常在事变的初步,脑筋中冒出“我是不是能够……”如许的题目时,惰性就出现了,“和平”也就开始了。一旦开火,成绩就很难说了。以是,要在踊跃的设法一出现时,就即刻动作。 其次,应制定一个从凌晨起床到晚上熄灯睡觉的作息表,在作息内外分明写上自己的日程放置。“天”的单元太大了,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时候筹划,最少应当细化到小时,也就是说,本身一天傍边可以或许使用多少个小时,还要晓得一个小时的效能是多少。把这些繁杂的事变变为一些小的、互不相干的、能够循序渐进来完成的事变,如许更易把事变办成。 再次,怙恃可以利用暑假给孩子尽量多的自在,并请求他对自己的自在担任。有必要的话,运用心方案实习孩子自制力的规画,接济他节制自己的惰性和愿望。怙恃不只要请求孩子,并且本身也要介入,最少在孩子眼前应当显示得富有自制力,恪守允诺,布满责任心。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是“惯”出来的 同事们都艳羡我有个好女儿:省心,自发,不消管。我通知他们: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是“惯”出来的。这里的“惯”不是娇惯,而是扶助她养成好习气。 习气是由屡次反复的举动构成的,是以,要培育好习气得从日常平凡的举动抓起。孩子日常平凡大部分时候在学校,作为怙恃,主要是双休日和寒、暑假对孩子的办理和诱惑。 女儿读小学时,每一年的暑假我们家都有一段时间的“真空”:她爸爸白日在外面经商,我要列入黉舍构造的游览,接连六七天没人管孩子,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个“遥控”的法子:和孩子一路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和计划书,然后让她循序渐进地去实现。具体的作息时间曾经忘记了,我只大体记得天天要有如许几项内容:举行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画三幅小国画,写三张(16开大小的)毛笔字,吹一个小时的长笛,做一个小时的功课,然后看电视,睡午觉,看书。看电视要有选择性,买一份《中国电视报》,圈出合适她看而且她也喜爱看的节目,按时看,天天看电视的时候不超过两小时。 规画订好以后,画一张表,天天挂号,实现一项打一个勾,完不行的次日补上。整体实现得好的嘉奖,不然惩罚。 日复一日以后,孩子的习气逐步养成了,不管怙恃在家不在家,该做什么的时间,她会自发去做,厥后再大一些,她就能够本身为本身订规画了。 女儿刚列入完高考,考前她们华师大二附中提早17天让弟子在家里温习。我还是到校上班,她爸爸还是忙他的餐馆,就她一小我在家里温习。头两天放假,她拾掇房子,收拾册本材料,归类,订考前复习计划,稍作调剂、放松。从第三天起,便进入了杂乱无章的自学。有时候,我和她爸在餐馆里忙到晚上近十点钟才回家,女儿一小我仍在她的房间里恬静地进修,电视、电脑都没随意开。却是咱们归去以后,她才过来和我们一起看看《艺术人生》《人物》《央视论坛》《新闻调查》等电视节目,23∶00前睡觉。 又逢暑假,孩子们愉快,怙恃们忧心如捣,恨不得黉舍每天上课。着实假期是培养孩子自立认识和自力糊口、进修才能的绝好机遇,要害是怙恃若何遥控,孩子若何自控。倡议怙恃学一点“放风筝”的技术:和自己的孩子一路拟定一份笼盖进修、糊口、文娱等方面的规画,然后捉住这根“线”,让孩子在假期“飞得高,飞得远”,又不偏离“轨道”。 好习气养成以后,的确有“一劳永逸”之效。按照这个推论:屡次反复的举动变为习气,习气决意性情,而性情终极决意人的运气。如许看来,对孩子习气的培育就真不是一件小事了。 桂林小学家教 http://www.0773teach.com/
上一篇:
一个父亲写给女儿的信
下一篇:
高考孩子父母该如何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