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网站 :
桂林家教

桂林人才家教网(微信号:rencaijiajiao)服务项目:小学到高中任何科目、书法、钢琴、美术(素描、国画、油画等)、韩日语、拉丁、交际舞、古筝、琵琶、声乐、棋类、篮球、软件(平面、3D、编程等)等!

 
成长需要等待
请家教热线:
18577373235 王老师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家长被孩子的学校请去为老师讲儿童心理教育问题,许多老师以为他的儿子自然应该考出好成绩,然而却只考了全班第17名。当有台下有人问这位家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时,只见他在黑板上写道:“成长需要等待!”全场哗然。
  
  我被这位家长睿智的回答、全新的理念而折服。
  
  曾几何时,父母们似乎乐于谈孩子的分数,谈上重点和名牌大学,乐于让孩子穿梭于各种特长班之间。曾几何时,父母们为孩子的大小问题,焦虑着,担忧着,烦躁着,忘记了在教育孩子之中,还有一个词叫“等待”。
  
  一、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生命,就是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像动植物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出生时不一样,出生后一个月又不一样,三岁时和四岁时不一样,学龄前和小学阶段也不一样。就拿思维来说,0~3岁是靠直观的动作思维来引导自己的活动,4岁则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5~6岁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如果孩子上小学较早,他的抽象思维还非常弱,那么学起数学来就费劲得多。因为数学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活动。再比如,很多家长说,孩子做作业拖拉,动作慢,字写不快,写得歪歪扭扭。从生理上来说,有一个原因就是:写字是一种精细且持久的高难度劳动,需要手腕的精细动作达到一定水平,需要视知觉和动作协调得好。如果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不够强,没有发育到能够完全胜任写字的水平,写起来自然就吃力多了。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一点,认为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岂不委屈了孩子?再有,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上课坐不了多久就不能专心听课了。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会有所延长。这时有的父母总以为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好动喜闹,甚至当成了是多动症。听到太多的父母说孩子考试太粗心,不该错的会出错。其实有时并不是孩子有意在犯错,而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发展成熟,记忆的瞬间性,注意的短暂性,思考的不周密等因素都会造成粗心。这些在成人看来低级而简单的错误,会随着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成熟和完善而自动消除。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份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所以说,既然孩子的成长有自然发展规律,那就要顺着它的“长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象农作物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一样,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它不能超越,只能等待,用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
  
  二、孩子的成长有快慢程度的不同。
  
  同样都是成长,但不同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他们因个性气质、智力结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心理特点等的不同而决定了每个孩子在同一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加之孩子吸收周围环境、成人施加教育影响的不同,使有的孩子发展的快些,早早地锋芒毕露;有的孩子发展得慢些,可能属于大器晚成。比如只要有语言环境,孩子迟早能学会母语,但有的孩子说话较早,有的则较晚;在小学阶段不显山露水的孩子到了中学可能一跃而起,令人刮目相看。就象运动员长跑,起点慢的不一定终点慢,终点接近胜利的也许起点慢。成长过程中只有相对的而没有绝对的快与慢。比如孩子做事马虎,人际沟通的畅,情绪多变,调皮捣蛋等等,这些都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技能的娴熟,阅历的积累会逐渐克服的,现在看来的小毛病也许过两年就不成为毛病了。
  
  所以,有些是急不来的。不要因为看到孩子3岁了还不会说完整的话,就怀疑智力是不是有问题;不要看邻家孩子会背唐诗会计算,就埋怨自家孩子怎么还不会;不要看到孩子上小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屁股坐不住,大脑就亮起了“红灯”:会不会是得了多动症呀?于是四处求医问药;不看到孩子考了80多分,神经马上崩紧,急急网上求询:我的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呀!我都绝望了!
  
  爱迪生上学才3个月就被老师责令退学,如果她的母亲也和老师一样对爱迪生失去信心和耐心,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发明大王;爱因斯坦4岁多还不会说话,上小学后也被认为是低能儿,但他父亲的耐心的鼓励一直推动着他不断取得进步;美国历任总统中,堪称好学的威尔逊到9岁才学会26个字母,12岁才识字;小时候的达尔文在父亲的眼里简直是游手好闲之辈,整天打鸟、玩狗,抓虫子。但最后还是放弃让孩子学医的愿望而把自己融到孩子的爱好中去。这样的例子很多。
  
  孩子的希望不是毁在他自己的手里,而是最先毁在他父母手中——因为他父母首先失去信心了。所以,永远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要辩证地看待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成与败,要接纳眼前的现实,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之间的差别。何况这些只是相对而言的,孩子的发展也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是呈螺旋形上升的。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孩子成长长河中的触礁现象,以信任的眼光欣赏孩子的与众不同,独特个性。相信孩子能行!就像那篇家户喻晓的《只有你能欣赏我》文中的母亲一样,用欣赏的、信任的、鼓励的、爱的眼光等待孩子成长。
  
  三、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
  
  个体的差异,先天的秉赋,后天的教育等等都造成孩子之间的千差万别。就象人的手指头有长短,孩子也是各有千秋。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指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智力结构和侧重点。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交际上鱼得水却不擅长写作;有的内向害羞但写起文章妙笔生花;有的唱歌会跑调但数学却很好,有的不喜欢画画偏喜欢体育运动。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是个“差生”,因为他总是调皮捣蛋,他的老师训斥他:“咱这个班里,最没出息的就是你!”郑渊洁不服气:我作文好,我有想像力,咋就没出息?果然从未上过大学的他成了当代颇有影响力的童话作家。当有人采访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找到了最佳才能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这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特殊能力,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所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的。父母们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期望值不能太高,希望孩子样样出色,当全能手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过早地给孩子盖棺定论,容易失却客观的判断标准,容易偏离正常的的教育轨道。操之过急,期望过高,除了让自己徒增烦恼和焦虑不安外,还会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主宰下作出对孩子打骂、发脾气、唠叨不停、反复无常甚至歇斯底里的行为来,不管是你的不良情绪还是行为,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最后只能让孩子越来越远离你的期望。
  
  家长要做的是去发现他的长处,要多仔细观察孩子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找到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再提供适当的条件去培养这方面它,发展它,做到扬长避短。如果不顾孩子的特点,不是孩子所愿学而是家长所逼,或者说,要孩子学的正是孩子之短,那么只能费力不讨好,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因为,谁也不愿忍受一次次的失败感,受挫,孩子并没有成人想像得那么有意志力,很多时候是凭着热情和兴趣学的。
  
  其次,要积极等待,主动寻找教育时机,创造多种办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当一种方法不行时,再采用另一种方法。在积极等待的同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契机的眼睛,要有一颗积极思考的大脑,多想一种办法,多设一种情境,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朝着你预设的目标进发。要让孩子做事,要实施自己的计划,在此时不行时,就看在彼时。因为也许当时孩子情绪不佳,影响了孩子活动的兴趣。


上一篇: 备战高考之家长必读   下一篇: 爱的链条

 
 请家教注意事项
 家长眼中好教师标准
 家长该不该请家教
 名师指导:五个步骤 ...
 选书不当的教训,家 ...
 少儿学习英语应避免 ...
   中小学课程类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奥数
   语言外语类
 韩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汉语 俄语
   音乐艺术类
 钢琴 小提琴 电子琴 萨克斯 吉他
 大提琴 打击乐 单簧管 古筝 美术
   体育益智类
 网球 羽毛球 乒乓 围棋 国际象棋
   服务以下地区

   包揽名校师资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医学院
桂林空军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
桂林师专
桂林旅游学校
广西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工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

   
 
桂林家教

2003-2016 版权所有 桂林市秀峰区桂林人才家教网
家教中心总部:桂林市中山中路金马大厦4单元602-桂林家教网
电话:18577373235  E-mail:2466721795@QQ.com
客服QQ:2466721795    客服微信:rencaijiajiao   家教QQ群:516692604 法律顾问:张章
贵ICP备07115623号 工商注册号330542313285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