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网站 :
桂林家教

桂林人才家教网(微信号:rencaijiajiao)服务项目:小学到高中任何科目、书法、钢琴、美术(素描、国画、油画等)、韩日语、拉丁、交际舞、古筝、琵琶、声乐、棋类、篮球、软件(平面、3D、编程等)等!

 
家长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请家教热线:
18577373235 王老师
   
 

儿童从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父母给儿童讲故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在学龄前时期培养儿童记忆力和想象力很重要。心理学通常认为人的大脑有4大功能:记忆、想象、理解和推理。没有记忆和想象就谈不上思维和发明创造,因此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我们开发大脑潜能的第一目标。
  儿童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当家长给儿童讲《金鱼和萤火虫》的故事时,他们就会在自己的想象中描绘蓝色的海洋、红色的珊瑚、绿色的海带,还有灯龙鱼点起五彩灯、海葵花儿朵朵开、龙虾跳起大刀舞、螃蟹跳着横走操、海龟笑的脖子歪、龙王坐着龙车……儿童正是这样一边听故事、一边自由地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精巧别致的想象和构思。他们想象中的这些景象越鲜明,对故事的情节理解就越深刻。
  如何给儿童讲故事呢?
  1、首先家长以形象、生动、有感情的语言给儿童讲故事,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接着再进一步帮助他们熟悉人物。讲故事给儿童听,同儿童一起念儿歌,是儿童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最能给他们带来亲情和安全感的时刻。
  2、培养和发展儿童想象力的最好方法是在讲故事时,为他们准备一些图片、玩具和实物。可以边讲边让他们看图片,听模拟的声音,触摸有关的实物,这样童话故事就会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一幅幅鲜明的图像,他们就会浮想联翩,使想象的触角伸得更深、更远。
  3、让儿童边听故事边看书,或边听音乐,了解快乐和悲伤的心情。要知道,了解人的情感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经验。因为儿童的脑细胞十分娇嫩,对感知的对象十分敏锐,只有当感知和思考对象是可以看得见、听得着或摸得着的形象时,才能正常工作。
  儿童不仅喜欢听故事,他们也喜欢创作故事。当你给他们讲述一个非常优美的童话故事时,就会发现他们正跃跃欲试,给这个童话故事添加新的内容,这正是儿童创作的萌芽。只要引导得当,儿童就会创作出优美的童话来。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童话形象在儿童思维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儿童在给周围世界增添各种自己幻想的形象、虚构这些形象的时候,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还能发现真理。
爸爸妈妈通常会付出很多心血,买各种各样的故事书,甚至买很多音像教材给孩子讲故事。但是,孩子有时候并不一定如大人所愿,他们可能会对故事不感兴趣,很难安静地听故事。其实给孩子讲故事,是需要技巧的。
  首先,要养成习惯。每天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合,给孩子讲故事。比如在每天临睡前,为孩子讲一些睡前故事。早上孩子醒来的时候,父母可以在床上,给孩子讲故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听故事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习惯,就容易长期执行了。
  第二,让讲故事的过程变得有趣。父母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要只是把这件事作为例行公务,语气枯燥、干巴巴地念课文。因为孩子虽然在听故事,他同时也在学习,如果能够同时调动他的各种学习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双手、大脑等,就会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在选择故事书的时候,最好选择那些图文并茂的。在开始阶段,以图画为主,色彩鲜艳,形式多样,会吸引孩子的注意。
  第三,让孩子参与到讲故事的过程中。每次讲故事,都可以由孩子自己选择想听的故事。当孩子对于一个故事比较熟悉的时候,就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设计各种问题,鼓励孩子回答和参与,甚至发挥孩子的创造力来改写故事。
  第四,故事要短。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需要训练和培养,所以最好先选一些短的故事,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坚持。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父母的行为是最好的示范。父母自己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家里的各处都摆放一些书籍,父母每天都有固定的读书时间,这样会在无形之中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自己可以安静地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书时,我们就可以说,您已经帮孩子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了。
 
父母怎样给宝宝讲故事

福建省金山幼儿园朱园长

    每天睡觉前,爸爸妈妈除了给宝宝盖好被子、道声晚安,还能做些什么呢?可以给宝宝讲个故事。温馨的睡前故事,可以让宝宝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尽情遨游,宝宝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那怎样给宝宝讲故事呢?

案例分析:

    多多的爸爸妈妈是一对网虫,晚饭刚吃完就坐到了电脑前,让多多自己在一边玩玩具。多多一个人玩了一会之后,觉得很没意思,就走到妈妈身边要求妈妈陪自己玩,可是妈妈的注意力都在电脑上,便把多多抱在怀里让其和自己一起浏览网页,慢慢地多多也迷上了电脑,每天晚上都要和妈妈一起玩电脑。
    家里整天开着电视机、电脑,渐渐地,宝宝也对这些东西产生了兴趣,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经常看电视、上网会对宝宝的成长发育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为看电视、上网通常是一种被动行为,没有办法促进宝宝思考分析能力的提高。因此,爸爸妈妈应关掉电视、电脑,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陪宝宝阅读图书、玩玩具等,增进亲子感情。特别是在每天临睡前,爸爸妈妈可给宝宝将讲一个故事,这能让宝宝受益终生。
    一、 睡前故事益处多
    1.睡前故事是增强亲子感情的“黏合剂”。宝宝交流感情的需要比成人更加强烈,而睡前故事恰恰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桥梁。在父母“讲”和宝宝“听”的过程中,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自然而然的加深了,宝宝得到了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安全感。
    2.睡前给宝宝故事,能让宝宝养成爱看书的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宝宝一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会在以后的人生中主动通过图书获取信息。
    3.睡前故事能让宝宝理解新概念、记住新词汇。宝宝每听一次故事,他就会注意到新的细节,故事重复得越多,宝宝就越容易记住那些信息。当宝宝被睡前故事所感染、所激动的时候,说明他已经明白了故事的内容。
   4.听故事可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故事书中会有很多图画、颜色、图形,宝宝可以认识各种动物、事物、物体、人体的基本模型。
    5.听故事可以锻炼宝宝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宝宝能从故事联系到生活中的事,自己来判断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二、 故事挑选应注意
    场景一:已经到了睡觉时间,可贝贝似乎仍有使不完的劲,精力充沛得让妈妈没法安生。妈妈想通过看书这种安静的活动让贝贝进入到睡觉的状态,于是妈妈拿起了《噼里啪啦系列丛书》中的《拉巴巴》这本书读给贝贝听,贝贝被故事中可爱的小动物吸引,笑得前仰后合,更是无心睡觉,反复要求妈妈读这本书给他听。
    场景二:在书店里,宝宝自己挑了几本书让妈妈买。可妈妈却说“这本不好,上面都是图画,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挑那本,你看得懂吗?”听了妈妈的话,宝宝要么对书失去了兴趣,要么大吵大闹,不达目的不罢休。

一本好看、耐读的书,不仅可以给宝宝提供生活需求,又可以满足宝宝的情感需要,还可以带着宝宝遨游、唤起他继续寻找书中乐趣的动力。因此,如何为宝宝选择图书变得十分关键。因宝宝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在为宝宝选择睡前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故事内容:
    1.故事的主题符合宝宝已有的知识经验,宝宝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理解读本主题,不需要父母给予过多的解释。
    2.在情节上选择那些富有童趣的故事,有利于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帮助宝宝入睡。
    3.睡前故事不宜过长,尽可能一次能讲完。不要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停下来,使宝宝余兴未尽,睡觉时仍在反复想着故事的情节,这样不利于宝宝入睡。
    三、讲述故事有诀窍
    不少父母会利用晚上睡觉前的一段时间给宝宝讲故事,这样做不仅可以对宝宝进行品德及行为习惯的教育,丰富宝宝的知识,又可以加深亲子间的感情。然而,有些父母在给宝宝讲故事的过程中信口开河,讲什么魔鬼、大灰狼的故事,还借此吓唬宝宝说:“赶快睡觉,要不然,大灰狼来抓你了……”,这样会给宝宝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给宝宝讲述睡前故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激发宝宝听故事的兴趣。为了宝宝能集中注意而有兴趣地听故事,在讲述故事前,要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气氛。选择舒适的阅读姿势,父母可以把宝宝抱在胸前,让宝宝不仅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也能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此外,在开始阅读故事之前,父母可以通过一些过渡性的语言或活动让宝宝进入到阅读的状态,如问问宝宝“今天开心吗”、“想不想听故事”等作为开场白,与宝宝进行简短的谈话,激发他听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2.父母感情充沛、生动流畅并伴有体态语言讲述故事。为了表达好故事的内容,父母在讲故事时应充满感情,并努力把故事讲得生动、流畅,使宝宝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高兴、着急或难过。父母最好利用体态语言加以夸张、强化,例如:讲到弱小的动物时,父母可以用柔弱的声音;讲到凶狠的动物时,可以用粗哑雄厚的声音等。
    3.有意重复,让宝宝在重复中感知语言。宝宝喜欢重复的东西,因为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来说学会讲一个故事,一般要经过聆听、理解、记忆、复述四个阶段。当宝宝重复听同一个故事时,能在重复的过程中产生愉快感,增加兴趣获得成就感。因此,对于2-3岁左右的宝宝,父母不妨选择十几个精美、合适的故事反复给他讲,也可以让他跟着父母一起讲,让他反复模仿,加深记忆。
    4.合理设计与故事相关的提问。故事讲完以后,为了帮助宝宝回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父母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宝宝回答。很多父母在给宝宝讲故事时,存在自问自答的现象。因此,父母所提问的问题应该是宝宝经过动脑思考后可以回答的,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避免让宝宝失去一个思考探索的机会,父母可以围绕故事的角色情节进行提问。
    5.可以进行适度的改编、续编。父母可以根据当时需要或故事内容情况,引导宝宝适度将故事情节进行改编、续编,让宝宝进一步想象与思考,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读本内容,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一篇: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下一篇: 给高三家长说四句紧要的话

 
 请家教注意事项
 家长眼中好教师标准
 家长该不该请家教
 名师指导:五个步骤 ...
 选书不当的教训,家 ...
 少儿学习英语应避免 ...
   中小学课程类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奥数
   语言外语类
 韩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汉语 俄语
   音乐艺术类
 钢琴 小提琴 电子琴 萨克斯 吉他
 大提琴 打击乐 单簧管 古筝 美术
   体育益智类
 网球 羽毛球 乒乓 围棋 国际象棋
   服务以下地区

   包揽名校师资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医学院
桂林空军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
桂林师专
桂林旅游学校
广西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工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

   
 
桂林家教

2003-2016 版权所有 桂林市秀峰区桂林人才家教网
家教中心总部:桂林市中山中路金马大厦4单元602-桂林家教网
电话:18577373235  E-mail:2466721795@QQ.com
客服QQ:2466721795    客服微信:rencaijiajiao   家教QQ群:516692604 法律顾问:张章
贵ICP备07115623号 工商注册号3305423132856

分享到: